鞍山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02-01-22浏览次数:

 

——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鞍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二○○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二○○一年是“十五”计划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夯实基础、积极进取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进行“经营城市”的探索和实践,创新突破,奋发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2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增长10%。全年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9亿元,贷款增加22亿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元,分别增长6.6%和0.3%。

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鞍钢炼铁新1号高炉、1780二期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全国“三改一加强”的典型。地方15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改制96户。8户列入省考核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组建了机电、轻纺、冶化建三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如期完成了市政公用事业单位减人增效年度目标。按照“两啤一化”模式,又有3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式改造。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利润16.2亿元,增长9.6%。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推进了农业节水灌溉等34个示范项目建设,完成了10万亩经济田开发任务。粮食生产获得丰收。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施了沈山高速公路两翼绿化等十大造林工程,造林20万亩,完成了省下达的倍增计划。乡镇企业继续向“大、高、外”方向发展,大豆深加工、新型聚脂V带骨架等一批投资过亿元项目正在实施。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03.3亿元,增长12%。

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争取到位资金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先后组团赴香港、德法、日韩、美加及南昌、乌鲁木齐、深圳举办大型招商展洽活动,成功举办了国际经贸洽谈会和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全年新签合同直接利用外资3.9亿美元,增长18.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59.1%。实现出口创汇3.2亿美元,下降20.2%。其中地方出口创汇2.4亿美元,增长14.3%。与香港中旅集团、青岛海尔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企业、高等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新区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年培育高新技术项目58项,中低压智能电控装置等21个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实现新技术产品产值17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道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高新区创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大为改观。建成了海外学子创业园、鞍山软件园和高新技术交流中心。新增进区项目176个,引进了托普软件、生物芯片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按照“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造了铁西九道街和东建国路等16条主次干道。初步建成了以五一路立交桥为轴心“十”字型城市交通主骨架。更新了市区主街主路的照明设施。城市畅通工程由B类四等管理水平跃升为A类二等。基本完成了市区内临时和违章建筑的拆扒,对15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和形象建设。对9个广场进行了高水平改造,新建30块街头绿地。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压缩市级审批事项66%,审批、核准、审核事项合计减少50%。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办各类经济案件4300起,端掉制假窝点344个,注销不合格企业2598户。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接待海外旅游者3.68万人次,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3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增长10.8%。坚持放心、放开、放手发展原则,创造环境,积极扶持,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扩大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进展迅速,有5万名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社会化发放。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达52%。全年安置就业7.3万人。为6万名困难群众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34万元。走访慰问城乡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2.1万户,支付慰问金和救灾款2037万元。建立社区服务中心255个,社区服务网点6136个。

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人民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99%。全年向市人大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颁布实施行政规章6件。行政执法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打击黑恶势力,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加强信访和市民投诉受理工作,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今晚会见》和召开各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组织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精简22%。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实施了市民文明工程,“鞍山在我心中,我为鞍山奉献,鞍山为我自豪”的鞍山人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群众性广场文化丰富多彩,创作出一批优秀文化作品,现代评剧《辽河湾》等8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在国内率先取缔录像厅。海城孤山仙人洞、析木石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教育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办学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办学水平有新的提高。建成市体育馆和游泳馆,取得了2002年省九运会主办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实施了有线电视宽带网改造工程,完成用户接入5万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改革、社区计生管理和“幸福工程”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双拥、侨务、人防、妇女儿童、老龄、史志、档案、民兵、残联、气象、地震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总结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推进鞍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必须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不断改善和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必须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民智,反映民意,顺应民心,凝聚民力,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勤勉奋发、自我加压、自强不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思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通过持续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达到了为“十五”计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为塑造鞍山新形象开好局起好步、为切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及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驻鞍部队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如果仅用致谢的方式,已经不能表达我和政府全体成员的感激之情,全市人民和海内外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朋友一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已被鞍山的变化所见证,并将为历史所铭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开放是鞍山经济发展根本出路的认识还不到位,仍然缺少拉动经济增长和代表地区形象的大项目,外贸出口增长乏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地区经济总体活力不强,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三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下岗失业职工较多,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四是一些干部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还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倾向,在工作深度推进和持续发展方面缺乏招法和魄力。一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彻底,办事效率仍然低下,个别干部还存在腐败行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下大力量加以解决。我们深信,有新世纪起步之年的良好开端,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全市人民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鞍山前进的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我们对鞍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二○○二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部署,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新一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优秀旅游名市和先进文化城市的总体要求,深入落实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深度拓展“经营城市”理念,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名牌兴市,不断改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下力量抓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谋划大事、自我加压、破解难题、深度推进”的创新要求,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是: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2.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10.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12%。

——初步形成开放型地区经济格局。全年争取到位资金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争取内资17亿元,增长20%以上。新签合同利用外资4.35亿美元,增长1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10.7%;出口创汇3.52亿美元,增长10%。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全部到位。29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0亿元,增长25.7%,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环保工业和新材料产值分别达到15亿元和25亿元。

——高新区实现第二次飞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自建项目投入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5亿元,均比上年增长50%以上。

——名牌兴市迈出实质性步伐。培育出2户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3个在同行业排序中市场占有率居前三位的名牌产品,培育出10户在全省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和10个销售量居全省领先水平的知名品牌。地方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地方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城建投资达到15亿元,完成三分之一小区改造任务,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畅通工程实现“保二争一”。在省九运会召开之前,树立起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县(市)区新上2个以上投资过亿元、能够增强发展后劲、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形象性项目。各乡镇新上1个以上能够壮大经济实力、支撑财政收入的拳头项目。海城市、岫岩县、千山区、铁东区财政总收入增长要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台安县、铁西区、立山区财政总收入要超过亿元大关。

——旅游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旅游创汇3000万美元,增长16.7%。接待国内旅游者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5%。

——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民营企业增加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民营企业新增就业5万人。

——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完成7.06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的并轨任务。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及时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就业稳定率达到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先进文化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恢复现有文化设施的基本功能。把九运会办成全省历史上最高水平的运动盛会。实现市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全年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工作,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

做好项目基础工作。抓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规划、论证一批能够吸引域内外资金和争取国家与省支持的大项目、好项目。规划出3至5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大项目,有2个项目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进项目实施建设。按照“两啤一化”模式,地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全部找到对外合资合作和攀高结强的路子,有5户以上企业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推进沥青基玻纤瓦、GPS车载导航仪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推进一百、民贸、人民商场、商业大世界、百货大楼与国内外知名商家联办大型连锁超市。推进丝光棉复合板、彩色涂层钢板等乡镇企业利用外资项目。推进30万吨水稻深加工、3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方便米饭等项目洽谈与建设。推进站前商业街改造、玉佛苑二期、汤岗子温泉会馆、千山滑雪场等项目招商。抓好海城腾鳌和台安桑林子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绕阳河防洪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招商组织工作。深度推进与鞍钢等在鞍中省直单位和海尔、华润、港中旅、托普等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全面加强与清华同方、TCL、金蝶等上市公司和民营大企业的友好往来。寻求与国外大公司建立广泛联系,走访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代理机构,摸清投资意向。灵活采取组团招商、蹲点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以外引外等多种招商方式。办好2002年中国鞍山国际经贸洽谈会、海外学子创业周等系列招商活动。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于鞍山经济发展之中,奖励在招商引资和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重奖争取无偿资金和引进代表鞍山形象大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招商引资工作氛围。

(二)实施名牌兴市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

培育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权威媒体开展大规模宣传促销活动,重点培育味邦食品、龙兴生命水等10个全国知名品牌,推进华日办公家具等10个高成长性产品销售,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等10个产品销售量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抓好21个农产品申报全国名牌,叫响南果梨、君子兰、南台鸡蛋、银珠大米和粟邦面粉等知名品牌。扩大千山和玉佛山两大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全力推进外贸出口。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我国入世条款,制定应对措施。针对美国、日本、欧共体经济不景气状况,大力开辟世贸组织成员国市场。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充分挖掘出口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出口创汇。结合招商引资和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企业,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

大力开辟国内市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制定市场开发目标。引导和组织企业赴西部地区召开产品展示会、促销会以及其它营销对接活动。瞄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配套设备的销售。推广订单生产、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难题,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

健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完善机电、轻纺、冶化建三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落实国有资产运营一级法人责任和招商引资第一主体责任,确保参股和控股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全面深化国有工商企业改革。重点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没有完成改制的企业年内要一步到位。已经进行改制的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监督企业经营者严格履行改制合同。对实行承包和租赁形式改制的企业,要尽快向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过渡。对长期停产放假企业坚决实行破产、兼并和注销。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拟保留的地方29户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构筑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资本运营、合资合作和攀高结强,走集团化、高科技和外向型发展道路。

支持鞍钢改革与调整。继续坚持“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方针,在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等方面为鞍钢改革、调整和人员分流提供服务,妥善解决鞍钢附企属地化管理问题。支持鞍钢搞好大型厂二期改造、炼铁高炉易地改造等项目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支持鞍钢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和发展非钢产业。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继续坚持放心、放开、放手发展原则,壮大西洋耐火等10户规模企业,展惠丰化工等10户科技型企业,扶持中兴集团等10户创汇型企业,推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高科技、外向型方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以参股、控股、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解决民营企业“戴红帽子”问题。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高新区二次飞跃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年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100项。促进沥青烟电除尘器、高可靠电收尘装置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大力推进托普软件园、网络智能仪表等项目建设。加快高档溶剂染料、高效陶瓷过滤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托普为龙头,大力发展IT产,壮大一批软件开发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抓好与清华、北大合作及海外学子创业周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继续坚持“冶金做强、纺织做大、机械做优”的结构调整方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推进全数控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牧草收割机等项目建设。推进华冶动力设备公司、鞍轮集团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壮大饮料和食品企业生产规模。

举全市之力聚焦高新区。鼓励引导各城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进区上项目。高新区开工建设高新大厦,成为标志性建筑。新建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韩国工业园地和鞍钢高科技工业园,完善区内道路和45万平方米产业化用地配套设施。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50个,吸引投20亿元。引进海外学子项目50个,新孵化企业60家。

(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稳定土地承包30年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市场、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深入开展科技扶贫和项目扶贫,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林业,完成造林作业16万亩,植树4200万株。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引进和推广波尔山羊等5个优新品种,搞好“无规定疫病”畜产品出口保护区的建设。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30万亩无公害食品。推广71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规划建设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10个农业大项目。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乡实力。重点推进山药饮料等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实施膨润土防水材料等17个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规划感王、宁远等产值过20亿元乡镇企业园区5个。培育省部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出口供货、实缴税金均比上年增长12%以上。

(六)加速发展旅游业,壮大新兴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以争创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为载体,全面加大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启动玉佛山风景区建设工程,提高千山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景观质量,做好主要景点晋升国家等级申报工作。加强城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在权威媒体和国内主要城市常年推出反映鞍山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的广告。以商业化运作方式,办好第三届中国千山国际旅游节,扩大花卉博览会和观赏鱼展销会的规模。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努力搞活城乡市场。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营销理念,改造传统商业,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网上购物等现代流通业态。全面加强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南台鸡蛋、岫岩玉器、宁远蔬菜等市场管理,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对外辐射力。

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把推进信息化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提高全市信息化水平。完成宽带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建设,建成党政信息网、公众网、社区宽带网、社会保障网、教育网、金融网和人才信息网,提高机关、企业和家庭上网率。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统计、法律和市场调查等咨询服务业,认真规范各类中介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吸引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在鞍设立办事处,增加对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启动消费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以信用消费、租赁消费为重点的配套政策,培育住房、汽车和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开拓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新兴消费,营造良好的购物消费环境和经商环境。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做好玉佛山风景区的整体开发规划和千山风景区中南部开发规划。

拓展“经营城市”渠道。完善土地批租和广告设置权拍卖工作,确保政府应得收益。组建国有非住宅房产投资公司,完成对全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投资所形成经营性房产的接管工作,统一经营闲置资产。发挥城建投资公司作用,利用优良资产广泛进行融资,增加建设投入。吸引域外和民间资金参与经营性城建项目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鞍羊线改造任务和岫岩到哨子河公路建设,提前三年实现乡乡通黑色路面目标。全面完成建国路交通走廊改造工程。完成深沟路、铁西三道街、铁东五道街、胜利路北段等道路的建设与改造任务。建设千山北部通往中南部景区的道路。新建住宅1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建设高标准城市规划展示厅和多功能国际会议中心。完成站前客运站改造,做好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选址和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抓好利用日本协力基金实施有轨改造、引汤入鞍扩建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等城建打捆项目的落实。抓住合乡并镇的机遇,在各县(市)和千山区分别选择一至二个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高标准规划和高水平建设。宁远、汤岗子要建成全市小城镇样板,在西柳和南台的富裕地区建设辽宁的“华西村”。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参照系,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工作重点向次干道、支路和小区延伸。启动居民小区三年改造规划,改造40个标准小区。完成鞍腾路9.6公里道路两侧的高标准绿化,完善两条轴线路和七个广场的绿化,全面补植17条道路的行道树,新建36块街头绿地。按照统一主色调全面粉饰主干道的临街建筑,完成火车站装修粉饰工程。继续整治广告牌匾,改造小区内路灯设施。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马路市场的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占道洗车和占道修车。治理低空大气污染,整治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支持鞍钢开工建设东鞍山烧结厂环境治理工程,做好南沙河综合整治的各项准备。

加强软环境建设。按照国际化要求,深度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清理各种文件和不合理收费。对新办外资企业和外埠企业免收开工生产前的各种证照类、管理类、服务类常规性行政收费,形成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完善市县两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体外循环”问题。组建街道和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三级网络化服务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肃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

(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妥善安排好城乡人民生活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要求,重点推进在“中心”和已出“中心”人员并轨工作,上半年关闭全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依法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化发放体系。强化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收缴率稳定在90%以上。健全包括中省直单位在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家庭个人收入核准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积极扩大就业。把贯彻《劳动法》和促进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深入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强化劳动监察,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促进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摸清就业状况,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落实就业政策,健全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机制。积极调整就业结构,推行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方式,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转移,从国有和集体企业向其他经济成份转移。

全面加强社区建设。理顺基层政权机关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进社区试点。选择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结合小区改造,力争使全市80%社区拥有足够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

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推进社会捐助活动向经常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解决生活问题。积极推进供暖体制改革,规范供暖交费主体,妥善解决采暖费收缴难问题。

(九)加快建设先进文化城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制定鞍山市地域文化发展规划。赋予先进文化城市以丰富的内涵、明确的目标和翔实的内容,积淀和提升鞍山文化底蕴,提炼鞍山人精神,增强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感召力。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决战。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深入开展“弘扬鞍山人精神、争做文明市民”活动,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适应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建设引智示范基地和虚拟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一批高科技、外向型、综合性人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调整,抓住钢院、师院换建机遇,明确发展方向,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重点高中

计划招生规模。调整职业教育布局,每个城区办好一所高水平职业高中,海城、台安、岫岩和千山区各办好一所农村职教中心。强化义务教育,确保经费投入,下力量解决拖欠教师工资和乱补课、乱收费等问题。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恢复所有文化设施的基本功能,启动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对影院、剧院和群众艺术馆进行调整和改造。按期收回阳光酒店场地,改建成少儿图书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鞍山市艺术学校,培养和引进文化艺术人才。精心组织“五个一工程”,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坚持开展大型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增加专业文艺团体演出场次,举办鞍山首届艺术节,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重点整治网吧和音像制品市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深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控制体制改革。结合社区建设和农村合乡并镇,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90%以上城市居民获得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创建活动,拓宽药品联合集中招标采购范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全力办好省九运会。完成市体育中心训练馆、田径训练场的建设和市体育场改造任务。实施商业化运作,多渠道筹措办会资金。确保办会水平和接待水平好于历届省运会,我市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实现“保三争二”。

以“打黑除恶”为重点,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实现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现发案率明显下降、大要案明显减少、破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抓好国防教育,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好新闻、出版、民族、宗教、侨务、人防、妇女儿童、老龄、史志、档案、民兵、残联、气象、地震等方面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加强和改善政府工作,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水平

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把创新突破变成自觉行动,把追求卓越作为工作准则,树立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新形象。

(一)赋予工作以高智慧含量,创造性地抓好任务落实。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要勤于谋划大事。站在全省、全国和世界的高度,深层次思考和规划鞍山的未来发展,想大事,干大事,大手笔做事。要敢于自我加压。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树立“创新思维就是新的生产力”的观念,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自加压力,负重前行。要主动破解难题。敢于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打破一切束缚手脚的陈规旧律,广开思路,大胆实践。要善于深度推进。克服小进即满和小富即安思想,始终保持奋发向上、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的昂扬斗志,对已经提出的工作思路在深层次求得突破,在深化、细化、落实上下功夫,招法比过去更管用,效果比上年更突出。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规章,重视政府规章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增强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观念,调整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正确处理依法行政和高效行政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上来。广大公务员要强化以民为本和自觉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努力为群众、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反映民意渠道。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深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阳光行政”的实效性。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把需要提供的服务做到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倡导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加强统计工作,增加求实指标。力戒浮夸,不图虚名,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变简单地“以会议贯彻会议”和“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对政府班子成员、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下达工作任务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先吃饭、后建设”的理财原则,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要求,强化增收节支措施,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在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的前提下,适当集中市级财力办大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和补贴支出,确保人员经费开支,确保社会保障支出,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实现财政当年收支平衡。

(五)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整治权力部门和具有行政执法权限的单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领导干部和行政、司法、执法人员的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贪污腐化和各种不正之风要从快从严查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权力与责任、奉献与索取、监督与自律的关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各位代表,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新的一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再创鞍山改革开放新局面。以卓越的业绩、崭新的形象,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鞍山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鞍山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02-01-22

 

——二○○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在鞍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二○○一年政府工作回顾

二○○一年是“十五”计划开局之年,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夯实基础、积极进取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进行“经营城市”的探索和实践,创新突破,奋发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6亿元,增长20.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增长10%。全年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9亿元,贷款增加22亿元。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6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元,分别增长6.6%和0.3%。

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鞍钢炼铁新1号高炉、1780二期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展顺利,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全国“三改一加强”的典型。地方15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改制96户。8户列入省考核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组建了机电、轻纺、冶化建三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如期完成了市政公用事业单位减人增效年度目标。按照“两啤一化”模式,又有3户地方国有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式改造。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利润16.2亿元,增长9.6%。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推进了农业节水灌溉等34个示范项目建设,完成了10万亩经济田开发任务。粮食生产获得丰收。预计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6.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施了沈山高速公路两翼绿化等十大造林工程,造林20万亩,完成了省下达的倍增计划。乡镇企业继续向“大、高、外”方向发展,大豆深加工、新型聚脂V带骨架等一批投资过亿元项目正在实施。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03.3亿元,增长12%。

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争取到位资金3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先后组团赴香港、德法、日韩、美加及南昌、乌鲁木齐、深圳举办大型招商展洽活动,成功举办了国际经贸洽谈会和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全年新签合同直接利用外资3.9亿美元,增长18.8%。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4亿美元,增长59.1%。实现出口创汇3.2亿美元,下降20.2%。其中地方出口创汇2.4亿美元,增长14.3%。与香港中旅集团、青岛海尔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企业、高等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新区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年培育高新技术项目58项,中低压智能电控装置等21个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实现新技术产品产值17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以道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高新区创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大为改观。建成了海外学子创业园、鞍山软件园和高新技术交流中心。新增进区项目176个,引进了托普软件、生物芯片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倍。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按照“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全面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改造了铁西九道街和东建国路等16条主次干道。初步建成了以五一路立交桥为轴心“十”字型城市交通主骨架。更新了市区主街主路的照明设施。城市畅通工程由B类四等管理水平跃升为A类二等。基本完成了市区内临时和违章建筑的拆扒,对15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环境整治和形象建设。对9个广场进行了高水平改造,新建30块街头绿地。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县两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压缩市级审批事项66%,审批、核准、审核事项合计减少50%。认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查办各类经济案件4300起,端掉制假窝点344个,注销不合格企业2598户。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接待海外旅游者3.68万人次,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3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增长10.8%。坚持放心、放开、放手发展原则,创造环境,积极扶持,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扩大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进展迅速,有5万名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和社会化发放。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达52%。全年安置就业7.3万人。为6万名困难群众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34万元。走访慰问城乡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2.1万户,支付慰问金和救灾款2037万元。建立社区服务中心255个,社区服务网点6136个。

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人民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满意率99%。全年向市人大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颁布实施行政规章6件。行政执法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打击黑恶势力,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加强信访和市民投诉受理工作,解决了一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今晚会见》和召开各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组织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关行政编制精简22%。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实施了市民文明工程,“鞍山在我心中,我为鞍山奉献,鞍山为我自豪”的鞍山人精神逐步深入人心。群众性广场文化丰富多彩,创作出一批优秀文化作品,现代评剧《辽河湾》等8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在国内率先取缔录像厅。海城孤山仙人洞、析木石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教育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办学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综合办学水平有新的提高。建成市体育馆和游泳馆,取得了2002年省九运会主办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实施了有线电视宽带网改造工程,完成用户接入5万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改革、社区计生管理和“幸福工程”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双拥、侨务、人防、妇女儿童、老龄、史志、档案、民兵、残联、气象、地震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

总结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推进鞍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必须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不断改善和优化市场经济环境;必须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民智,反映民意,顺应民心,凝聚民力,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勤勉奋发、自我加压、自强不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思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通过持续创新,实现持续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达到了为“十五”计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为塑造鞍山新形象开好局起好步、为切实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及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辛勤劳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驻鞍部队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如果仅用致谢的方式,已经不能表达我和政府全体成员的感激之情,全市人民和海内外所有支持我们工作的朋友一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已被鞍山的变化所见证,并将为历史所铭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开放是鞍山经济发展根本出路的认识还不到位,仍然缺少拉动经济增长和代表地区形象的大项目,外贸出口增长乏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地区经济总体活力不强,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结构调整任务仍很艰巨。三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下岗失业职工较多,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比较困难。四是一些干部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还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固步自封的倾向,在工作深度推进和持续发展方面缺乏招法和魄力。一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彻底,办事效率仍然低下,个别干部还存在腐败行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下大力量加以解决。我们深信,有新世纪起步之年的良好开端,有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有全市人民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鞍山前进的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我们对鞍山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和信心。

二、二○○二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一年。根据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部署,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新一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现代工业强市、优秀旅游名市和先进文化城市的总体要求,深入落实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深度拓展“经营城市”理念,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推进名牌兴市,不断改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下力量抓好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谋划大事、自我加压、破解难题、深度推进”的创新要求,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是: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2.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10.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12%。

——初步形成开放型地区经济格局。全年争取到位资金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争取内资17亿元,增长20%以上。新签合同利用外资4.35亿美元,增长1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增长10.7%;出口创汇3.52亿美元,增长10%。

——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地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工作全部到位。29户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完成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0亿元,增长25.7%,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环保工业和新材料产值分别达到15亿元和25亿元。

——高新区实现第二次飞跃。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自建项目投入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5亿元,均比上年增长50%以上。

——名牌兴市迈出实质性步伐。培育出2户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3个在同行业排序中市场占有率居前三位的名牌产品,培育出10户在全省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和10个销售量居全省领先水平的知名品牌。地方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地方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全年城建投资达到15亿元,完成三分之一小区改造任务,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畅通工程实现“保二争一”。在省九运会召开之前,树立起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各县(市)区新上2个以上投资过亿元、能够增强发展后劲、促进跨越式发展的形象性项目。各乡镇新上1个以上能够壮大经济实力、支撑财政收入的拳头项目。海城市、岫岩县、千山区、铁东区财政总收入增长要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台安县、铁西区、立山区财政总收入要超过亿元大关。

——旅游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实现旅游创汇3000万美元,增长16.7%。接待国内旅游者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8.5%。

——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民营企业增加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民营企业新增就业5万人。

——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取得新的突破。全面完成7.06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的并轨任务。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及时足额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就业稳定率达到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先进文化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恢复现有文化设施的基本功能。把九运会办成全省历史上最高水平的运动盛会。实现市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全年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工作,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

做好项目基础工作。抓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规划、论证一批能够吸引域内外资金和争取国家与省支持的大项目、好项目。规划出3至5个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大项目,有2个项目在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推进项目实施建设。按照“两啤一化”模式,地方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全部找到对外合资合作和攀高结强的路子,有5户以上企业实现脱胎换骨式改造。推进沥青基玻纤瓦、GPS车载导航仪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推进一百、民贸、人民商场、商业大世界、百货大楼与国内外知名商家联办大型连锁超市。推进丝光棉复合板、彩色涂层钢板等乡镇企业利用外资项目。推进30万吨水稻深加工、3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方便米饭等项目洽谈与建设。推进站前商业街改造、玉佛苑二期、汤岗子温泉会馆、千山滑雪场等项目招商。抓好海城腾鳌和台安桑林子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绕阳河防洪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招商组织工作。深度推进与鞍钢等在鞍中省直单位和海尔、华润、港中旅、托普等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全面加强与清华同方、TCL、金蝶等上市公司和民营大企业的友好往来。寻求与国外大公司建立广泛联系,走访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的代理机构,摸清投资意向。灵活采取组团招商、蹲点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以外引外等多种招商方式。办好2002年中国鞍山国际经贸洽谈会、海外学子创业周等系列招商活动。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于鞍山经济发展之中,奖励在招商引资和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重奖争取无偿资金和引进代表鞍山形象大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招商引资工作氛围。

(二)实施名牌兴市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

培育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权威媒体开展大规模宣传促销活动,重点培育味邦食品、龙兴生命水等10个全国知名品牌,推进华日办公家具等10个高成长性产品销售,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等10个产品销售量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抓好21个农产品申报全国名牌,叫响南果梨、君子兰、南台鸡蛋、银珠大米和粟邦面粉等知名品牌。扩大千山和玉佛山两大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全力推进外贸出口。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我国入世条款,制定应对措施。针对美国、日本、欧共体经济不景气状况,大力开辟世贸组织成员国市场。落实国家鼓励外贸出口的各项政策,充分挖掘出口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出口创汇。结合招商引资和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型企业,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

大力开辟国内市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制定市场开发目标。引导和组织企业赴西部地区召开产品展示会、促销会以及其它营销对接活动。瞄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配套设备的销售。推广订单生产、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破解国有企业改革难题,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

健全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制。完善机电、轻纺、冶化建三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落实国有资产运营一级法人责任和招商引资第一主体责任,确保参股和控股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全面深化国有工商企业改革。重点推进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没有完成改制的企业年内要一步到位。已经进行改制的企业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监督企业经营者严格履行改制合同。对实行承包和租赁形式改制的企业,要尽快向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过渡。对长期停产放假企业坚决实行破产、兼并和注销。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拟保留的地方29户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全部完成以股权多元化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构筑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资本运营、合资合作和攀高结强,走集团化、高科技和外向型发展道路。

支持鞍钢改革与调整。继续坚持“地企融合、共兴共荣”的方针,在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等方面为鞍钢改革、调整和人员分流提供服务,妥善解决鞍钢附企属地化管理问题。支持鞍钢搞好大型厂二期改造、炼铁高炉易地改造等项目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支持鞍钢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和发展非钢产业。

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继续坚持放心、放开、放手发展原则,壮大西洋耐火等10户规模企业,展惠丰化工等10户科技型企业,扶持中兴集团等10户创汇型企业,推进民营企业向规模化、高科技、外向型方向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以参股、控股、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解决民营企业“戴红帽子”问题。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高新区二次飞跃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年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100项。促进沥青烟电除尘器、高可靠电收尘装置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大力推进托普软件园、网络智能仪表等项目建设。加快高档溶剂染料、高效陶瓷过滤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托普为龙头,大力发展IT产,壮大一批软件开发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抓好与清华、北大合作及海外学子创业周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

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继续坚持“冶金做强、纺织做大、机械做优”的结构调整方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推进全数控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牧草收割机等项目建设。推进华冶动力设备公司、鞍轮集团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壮大饮料和食品企业生产规模。

举全市之力聚焦高新区。鼓励引导各城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进区上项目。高新区开工建设高新大厦,成为标志性建筑。新建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韩国工业园地和鞍钢高科技工业园,完善区内道路和45万平方米产业化用地配套设施。引进并开工建设项目50个,吸引投20亿元。引进海外学子项目50个,新孵化企业60家。

(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深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稳定土地承包30年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市场、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深入开展科技扶贫和项目扶贫,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林业,完成造林作业16万亩,植树4200万株。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引进和推广波尔山羊等5个优新品种,搞好“无规定疫病”畜产品出口保护区的建设。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30万亩无公害食品。推广71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规划建设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10个农业大项目。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乡实力。重点推进山药饮料等5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实施膨润土防水材料等17个投资超千万元的技改项目。规划感王、宁远等产值过20亿元乡镇企业园区5个。培育省部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出口供货、实缴税金均比上年增长12%以上。

(六)加速发展旅游业,壮大新兴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

以争创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为载体,全面加大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启动玉佛山风景区建设工程,提高千山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景观质量,做好主要景点晋升国家等级申报工作。加强城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在权威媒体和国内主要城市常年推出反映鞍山旅游品牌和城市形象的广告。以商业化运作方式,办好第三届中国千山国际旅游节,扩大花卉博览会和观赏鱼展销会的规模。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努力搞活城乡市场。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营销理念,改造传统商业,发展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网上购物等现代流通业态。全面加强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南台鸡蛋、岫岩玉器、宁远蔬菜等市场管理,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对外辐射力。

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把推进信息化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提高全市信息化水平。完成宽带数据通信网络平台建设,建成党政信息网、公众网、社区宽带网、社会保障网、教育网、金融网和人才信息网,提高机关、企业和家庭上网率。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统计、法律和市场调查等咨询服务业,认真规范各类中介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吸引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在鞍设立办事处,增加对中小企业和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和启动消费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以信用消费、租赁消费为重点的配套政策,培育住房、汽车和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开拓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新兴消费,营造良好的购物消费环境和经商环境。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做好玉佛山风景区的整体开发规划和千山风景区中南部开发规划。

拓展“经营城市”渠道。完善土地批租和广告设置权拍卖工作,确保政府应得收益。组建国有非住宅房产投资公司,完成对全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投资所形成经营性房产的接管工作,统一经营闲置资产。发挥城建投资公司作用,利用优良资产广泛进行融资,增加建设投入。吸引域外和民间资金参与经营性城建项目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鞍羊线改造任务和岫岩到哨子河公路建设,提前三年实现乡乡通黑色路面目标。全面完成建国路交通走廊改造工程。完成深沟路、铁西三道街、铁东五道街、胜利路北段等道路的建设与改造任务。建设千山北部通往中南部景区的道路。新建住宅15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建设高标准城市规划展示厅和多功能国际会议中心。完成站前客运站改造,做好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选址和规划论证等前期工作。抓好利用日本协力基金实施有轨改造、引汤入鞍扩建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等城建打捆项目的落实。抓住合乡并镇的机遇,在各县(市)和千山区分别选择一至二个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高标准规划和高水平建设。宁远、汤岗子要建成全市小城镇样板,在西柳和南台的富裕地区建设辽宁的“华西村”。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参照系,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工作重点向次干道、支路和小区延伸。启动居民小区三年改造规划,改造40个标准小区。完成鞍腾路9.6公里道路两侧的高标准绿化,完善两条轴线路和七个广场的绿化,全面补植17条道路的行道树,新建36块街头绿地。按照统一主色调全面粉饰主干道的临街建筑,完成火车站装修粉饰工程。继续整治广告牌匾,改造小区内路灯设施。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马路市场的规范管理,专项整治占道洗车和占道修车。治理低空大气污染,整治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取缔1吨以下燃煤锅炉。支持鞍钢开工建设东鞍山烧结厂环境治理工程,做好南沙河综合整治的各项准备。

加强软环境建设。按照国际化要求,深度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清理各种文件和不合理收费。对新办外资企业和外埠企业免收开工生产前的各种证照类、管理类、服务类常规性行政收费,形成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完善市县两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体外循环”问题。组建街道和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形成三级网络化服务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严肃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

(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妥善安排好城乡人民生活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试点工作。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要求,重点推进在“中心”和已出“中心”人员并轨工作,上半年关闭全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依法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化发放体系。强化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收缴率稳定在90%以上。健全包括中省直单位在内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家庭个人收入核准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积极扩大就业。把贯彻《劳动法》和促进就业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深入开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宣传,强化劳动监察,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促进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摸清就业状况,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落实就业政策,健全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机制。积极调整就业结构,推行形式多样的灵活就业方式,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城镇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转移,从国有和集体企业向其他经济成份转移。

全面加强社区建设。理顺基层政权机关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社会保障进社区试点。选择一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结合小区改造,力争使全市80%社区拥有足够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

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推进社会捐助活动向经常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解决生活问题。积极推进供暖体制改革,规范供暖交费主体,妥善解决采暖费收缴难问题。

(九)加快建设先进文化城市,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制定鞍山市地域文化发展规划。赋予先进文化城市以丰富的内涵、明确的目标和翔实的内容,积淀和提升鞍山文化底蕴,提炼鞍山人精神,增强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感召力。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总决战。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深入开展“弘扬鞍山人精神、争做文明市民”活动,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适应加入世贸组织需要,建设引智示范基地和虚拟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一批高科技、外向型、综合性人才。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调整,抓住钢院、师院换建机遇,明确发展方向,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重点高中

计划招生规模。调整职业教育布局,每个城区办好一所高水平职业高中,海城、台安、岫岩和千山区各办好一所农村职教中心。强化义务教育,确保经费投入,下力量解决拖欠教师工资和乱补课、乱收费等问题。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恢复所有文化设施的基本功能,启动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对影院、剧院和群众艺术馆进行调整和改造。按期收回阳光酒店场地,改建成少儿图书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组建鞍山市艺术学校,培养和引进文化艺术人才。精心组织“五个一工程”,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坚持开展大型文化广场系列活动,增加专业文艺团体演出场次,举办鞍山首届艺术节,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重点整治网吧和音像制品市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深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卫生监督体制和疾病控制体制改革。结合社区建设和农村合乡并镇,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大病到医院、小病到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90%以上城市居民获得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创建活动,拓宽药品联合集中招标采购范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全力办好省九运会。完成市体育中心训练馆、田径训练场的建设和市体育场改造任务。实施商业化运作,多渠道筹措办会资金。确保办会水平和接待水平好于历届省运会,我市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实现“保三争二”。

以“打黑除恶”为重点,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实现社会治安明显进步。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现发案率明显下降、大要案明显减少、破案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抓好国防教育,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好新闻、出版、民族、宗教、侨务、人防、妇女儿童、老龄、史志、档案、民兵、残联、气象、地震等方面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三、加强和改善政府工作,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水平

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务员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把创新突破变成自觉行动,把追求卓越作为工作准则,树立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新形象。

(一)赋予工作以高智慧含量,创造性地抓好任务落实。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要勤于谋划大事。站在全省、全国和世界的高度,深层次思考和规划鞍山的未来发展,想大事,干大事,大手笔做事。要敢于自我加压。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树立“创新思维就是新的生产力”的观念,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自加压力,负重前行。要主动破解难题。敢于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打破一切束缚手脚的陈规旧律,广开思路,大胆实践。要善于深度推进。克服小进即满和小富即安思想,始终保持奋发向上、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的昂扬斗志,对已经提出的工作思路在深层次求得突破,在深化、细化、落实上下功夫,招法比过去更管用,效果比上年更突出。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规章,重视政府规章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增强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观念,调整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正确处理依法行政和高效行政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上来。广大公务员要强化以民为本和自觉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努力为群众、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工作,发挥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密切联系群众,畅通反映民意渠道。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深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阳光行政”的实效性。巩固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把需要提供的服务做到位。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倡导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加强统计工作,增加求实指标。力戒浮夸,不图虚名,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提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改变简单地“以会议贯彻会议”和“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建立严格的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对政府班子成员、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下达工作任务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先吃饭、后建设”的理财原则,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要求,强化增收节支措施,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在充分调动市区两级积极性的前提下,适当集中市级财力办大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事业经费、公用经费和补贴支出,确保人员经费开支,确保社会保障支出,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实现财政当年收支平衡。

(五)加强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严惩腐败分子。重点整治权力部门和具有行政执法权限的单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对领导干部和行政、司法、执法人员的吃拿卡要、索贿受贿、贪污腐化和各种不正之风要从快从严查处。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权力与责任、奉献与索取、监督与自律的关系,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各位代表,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新的一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再创鞍山改革开放新局面。以卓越的业绩、崭新的形象,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