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海城市王石镇东艾村65岁的姜秀芝老人早早起床,享受着居家养老的快乐生活。姜秀芝说,自己和老伴在这间房屋里居住了大半辈子,对房前屋后的一花一草都有着别样的情感。农村的老年生活中,唯一不便的如厕问题已彻底解决,他们感觉自己比城里人过得还舒服。
去年,海城市开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王石镇300余户农户成为首批受益的农户,姜秀芝就是其中一户。姜秀芝家紧邻五道河支流,村里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将厕所、畜禽养殖场等直排河道的污水口进行了拆扒、封堵,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专项资金,为沿河居住的村民家免费安装了室内坐便、洗面盆,并修建了污水收集管网。至此后,沿河居民家产生的污水不再直排河道,而是通过管网流向王石镇污水处理厂内统一处理。
王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镇内政府办公系统、中小学校以及3个新建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都配有污水收集管网系统,产生的污水由王石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统一排入五道河内。
近年来,海城市相继在腾鳌镇、感王镇、西柳镇、析木镇、牌楼镇、耿庄镇、南台镇、牛庄等城镇化速度较快,且紧邻沿河的乡镇建成了多座污水处理厂,强力推进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河流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其中,西柳污水处理厂的自动化设施配置在国内首屈一指,占地仅有38亩,日处理能力达到了30万吨;南台镇结合地域实际,在建成南台镇污水处理厂之外,又建成了南台高中污水处理厂、南台监狱污水处理厂、南台看守所污水处理厂;耿庄镇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14家温泉洗浴分别建立了温泉水除氟设施,并在热带鱼养殖小区里开启了循环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任务,也是区域流域及水环境改善的关键。海城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全省起步较早,却依旧任重道远。日前,海城市九届人民政府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上,海城市强力推进了《海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修订工作,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要求,海城市将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标准低、自然村覆盖率低、农户收益率低、运行负荷低和设施正常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为推动海城市社会经济、城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今年,海城市将在去年4个试点村工作的基础上,再开展5个村的农村污水集中治理工作。计划在3年到5年的时间内,分阶段统筹建设100个以上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使海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提升至39%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行政村达到150个左右,覆盖人口48万。初步建立农村污水统筹治理体系,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稳步提升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