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交易将加速机构数字化转型
信息来源:鞍山市金融发展局发布时间:2020-08-07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指向救助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在此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后疫情时代,用户会更加认同基于数字技术的无接触式金融服务,金融数字化转型或将进一步加速。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曾提出,数字技术基于大科技平台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无接触交易场景中,金融服务是多元化、多样性的。传统的普惠金融业务往往把焦点放在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难易和成本上,但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大大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半径,而且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类别,从账户开立、支付、存款、理财到贷款、保险甚至期货交易,基本金融需求和升级的金融需求全部涵盖,而且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移动终端完成。

数字金融普惠性的体现之一在移动支付领域。疫情出现后,支付宝平台即为用户提供了包括医疗、咨询、餐饮、外卖在内的各种在线服务,从支付平台转向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与100多个银行结成伙伴关系,截至5月底已为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0亿美元资金。

基于数字化技术提供贷款服务,能够在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同时控制风险,这也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大科技平台和大数据在贷款客户获取、风险识别和还款管理等环节发挥优势,通过长尾效应吸收客户,基于机器学习原理构建数字金融风控模型,分析客户留下的数字痕迹,从而预测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遏制逆向选择,控制道德风险。北大数字金融中心和国际清算银行合作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在信用评估上,数字金融风控模型基于信息优势和模型优势,可能比传统银行风控模型更加有效。大数据风控模型通过实时数据可以更精准地描述客户的行为特征,再加上机器学习的模型优势,大幅增强了数字金融风控模型预测违约率的能力,也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可能性。

本次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消费者更愿意使用无接触交易场景的改变,将对金融数字化转型形成更强大的推力。金融机构如何有效满足这样的场景需求,成为其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一方面,新的场景要求金融供给方主动优化自身公司治理,完善组织形式,优化业务流程。对于县域小法人机构而言,要想适应无接触交易的要求,最好能够引进具备数字技术服务能力且有实力的主体。这类主体既可以成为战略投资人,也可以成为紧密的业务合作伙伴,借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同时,也需要有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机制。

另一方面,金融供给主体还需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完善贷前、贷中、贷后有效管控水平。从一笔贷款的流程来看,如果贷前、贷中尽可能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将会降低前置成本和强度,强化贷前和贷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此外,贷后管理无法完全依靠金融科技,且需要人工介入,这也是县域小法人机构的线下优势所在。但这个部分也可以依靠已有线上平台,通过视频、社交平台以及针对生产经营环节所发生资金流的情况进行跟进。这样,多种技术及应用会使无接触交易的全流程更加智能与可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也会面临新的瓶颈。尽管代表移动支付覆盖率的分指数已跨越传统的“胡焕庸线”,让西部地区也能均等化地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但数字鸿沟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加重,金融排斥也可能加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指出,各国各地区需要重视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防止那些居住在边远山区、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群和老年人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被排除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之外。这个问题在疫情之下尤其不能忽视。

与此同时,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压力较大,本来绷紧的资金链会显得更加脆弱。尤其是涉农经营主体,其面临的资金压力尤为突出。金融机构应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在危中寻机,主动对接相关主体,将相关企业的服务需求拉到线上,为其提供更适合的线上线下融合式的服务,尽量避免金融排斥导致企业出现连锁经营风险。


无接触交易将加速机构数字化转型
信息来源:鞍山市金融发展局 发布时间:2020-08-07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指向救助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在此过程中,数字普惠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后疫情时代,用户会更加认同基于数字技术的无接触式金融服务,金融数字化转型或将进一步加速。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曾提出,数字技术基于大科技平台和大数据为普惠金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无接触交易场景中,金融服务是多元化、多样性的。传统的普惠金融业务往往把焦点放在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贷款的难易和成本上,但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大大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半径,而且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类别,从账户开立、支付、存款、理财到贷款、保险甚至期货交易,基本金融需求和升级的金融需求全部涵盖,而且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移动终端完成。

数字金融普惠性的体现之一在移动支付领域。疫情出现后,支付宝平台即为用户提供了包括医疗、咨询、餐饮、外卖在内的各种在线服务,从支付平台转向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与100多个银行结成伙伴关系,截至5月底已为1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0亿美元资金。

基于数字化技术提供贷款服务,能够在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同时控制风险,这也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大科技平台和大数据在贷款客户获取、风险识别和还款管理等环节发挥优势,通过长尾效应吸收客户,基于机器学习原理构建数字金融风控模型,分析客户留下的数字痕迹,从而预测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遏制逆向选择,控制道德风险。北大数字金融中心和国际清算银行合作的研究成果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在信用评估上,数字金融风控模型基于信息优势和模型优势,可能比传统银行风控模型更加有效。大数据风控模型通过实时数据可以更精准地描述客户的行为特征,再加上机器学习的模型优势,大幅增强了数字金融风控模型预测违约率的能力,也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可能性。

本次疫情给国家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较大变化,尤其是消费者更愿意使用无接触交易场景的改变,将对金融数字化转型形成更强大的推力。金融机构如何有效满足这样的场景需求,成为其下一步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一方面,新的场景要求金融供给方主动优化自身公司治理,完善组织形式,优化业务流程。对于县域小法人机构而言,要想适应无接触交易的要求,最好能够引进具备数字技术服务能力且有实力的主体。这类主体既可以成为战略投资人,也可以成为紧密的业务合作伙伴,借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同时,也需要有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机制。

另一方面,金融供给主体还需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完善贷前、贷中、贷后有效管控水平。从一笔贷款的流程来看,如果贷前、贷中尽可能依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将会降低前置成本和强度,强化贷前和贷中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定价能力。此外,贷后管理无法完全依靠金融科技,且需要人工介入,这也是县域小法人机构的线下优势所在。但这个部分也可以依靠已有线上平台,通过视频、社交平台以及针对生产经营环节所发生资金流的情况进行跟进。这样,多种技术及应用会使无接触交易的全流程更加智能与可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后疫情时代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也会面临新的瓶颈。尽管代表移动支付覆盖率的分指数已跨越传统的“胡焕庸线”,让西部地区也能均等化地享受现代金融服务,但数字鸿沟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可能加重,金融排斥也可能加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指出,各国各地区需要重视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防止那些居住在边远山区、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群和老年人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被排除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之外。这个问题在疫情之下尤其不能忽视。

与此同时,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压力较大,本来绷紧的资金链会显得更加脆弱。尤其是涉农经营主体,其面临的资金压力尤为突出。金融机构应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在危中寻机,主动对接相关主体,将相关企业的服务需求拉到线上,为其提供更适合的线上线下融合式的服务,尽量避免金融排斥导致企业出现连锁经营风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