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镇 依托扶贫产业 创造幸福生活
信息来源:鞍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时间:2020-09-30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初秋时节,步入岫岩满族自治县洋河镇内,清澈的大洋河穿境而过,河畔两侧群山滴翠、白鹭群飞,一排排一片片标准化草莓大棚、蓝莓大棚、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整洁的步道上,村民们脸上写满对幸福生活的满足,游客们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一路美景……处处展现着脱贫攻坚的成果。

洋河镇地处岫岩县、东港市、庄河市三地交界处,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但以前,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没有致富产业,这里曾是岫岩重点贫困乡镇。

时间追溯到2016年,当时的洋河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4户、910人,9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全是空白,其中4个村被确定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现状,洋河镇党委、政府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创新谋划扶贫举措,把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破口,立足镇情、村情,充分发挥洋河镇距离东港草莓集散地较近的区位优势、沙壤土适宜果蔬种植的环境优势和引用小洋河山泉水灌溉的资源优势,最终确定了发展温室果蔬生产、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在扶贫产业建设过程中,洋河镇立足草莓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洋河一品”加工小镇建设,积极引进草莓深加工企业,拉深产业链和价值链,借助“扶贫专项资金和行业部门产业扶贫资金”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建立了以育苗、种植、农资、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将企业与贫困户进行结对,探索出了“企业+村庄+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新路子。截至目前(2019?),通过产业扶贫为263户44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37.15万元。2020年继续通过承包、租赁、委托经营、资金托管等扶贫资产经营方式,让懂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的经营主体经营扶贫资产,保障扶贫资金项目安全。扎实做好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四权分置”,明晰确定所有权,放开搞活经营权,保障经营主体和贫困户收益权,落实项目资产监管权,不断放大产业扶贫项目效应。实现了扶贫初衷确定的“一年摸清底数、两年基本脱贫、三年清仓见底、四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脱贫攻坚目标。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洋河“草莓小镇”已展现勃勃生机,洋河镇果蔬种植基地共建成251栋温室大棚,并申请注册了“洋河一品”品牌,“洋河一品”草莓连续两届荣获全国草莓争霸赛金奖,每年产值5000余万元,利润可达1070余万元。果蔬大棚的建设不但带动了洋河地膜花生、柞蚕、花卉、畜牧业等经济的发展,还吸引9个乡镇的“飞地项目”落户洋河,建设恒温库和包装车间1200平方米,电商直播间100平方米,实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网络化,迅速融入电商体系,解决了当地及周边包括贫困户在内的500余人就业。洋河镇已经成为省市县农业示范项目、镇村发展支柱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的“标杆”。洋河脱贫攻坚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洋河镇在原有草莓小镇的基础上,将围绕旅游观光型、现代农业型、生态园林型的发展定位,大力开发农业潜力,整合农业资源,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和果蔬深加工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如今,洋河镇正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为乡村振兴“示范地”,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