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蓝领技术人才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技能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有的放矢地做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几年来,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建立鞍山市技能大师工作站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市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鞍山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春风行动一号工程》、《鞍山市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281568人,高技能人才58227人,其中高级工48370人、技师8046人、高级技师1811人。从总量、结构变化上看,呈现总量基本稳中有升,高层次尤其是新兴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相对短缺的局面。全市获各级各类优秀高技能人才奖项共计187人次。其中:中华技能大奖1人、全国技术能手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2人;辽宁工匠19人、省功勋技能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1人、省技术能手25人;鞍山大工匠18人、鞍山民营工匠38名、市级优秀高技能人才42人。全市共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36家,年均培养能力4.1万人次;各类国家技能鉴定所18家,可以满足20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和等级鉴定;技能大师工作站(室)24个,国家级2个、省级6个、市级16个,其中民营企业7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
二、长期以来,我们积极开展技工院校招生宣传,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同时十分重视校企融合、共同育人工作,提出了“职教围绕产业而发展,产业依托职教而壮大,职教与产业互动共赢”的办学理念,各院校积极开展“双元培育”、“订单培养”、“冠名班”教学等,对接企业需求开设专业(工种),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共同育人。企业急需的专业(工种)都能与相关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办学,个性化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鞍山技师学院,在积极打造数控、电气、机修、铆焊四大特色精品骨干专业同时,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新增设了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无人机等专业,启动了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人才培训工作。于2019年初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建立专业合作关系,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专家工作室”在鞍山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为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鞍山钢铁学校(鞍山技师学院)与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双方确立以“招生即招工”的模式共同开设“双元教学班”,联合培养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机械设备维修等专业技能人才,双方共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鞍钢选派技术人员走进课堂任教,按照企业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设立专项奖学金,实现课堂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招收 122 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成立企业冠名订单班,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有效供给。3、岫岩职教中心积极拓宽了订单式培养途径,与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立“盘起”“科森”冠名班,联合培养学生445名,冠名班学生已达到全校学生总数36.8%。台安职教中心与辽宁农职院、辽宁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开设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3+2全日制大专班名额,满足社会需求。
三、成立鞍山职教技术学院,实现职业技术学校办成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力支持下,经过职教城管委会的不懈努力,鞍山职教技术学院已于2019年12月18日经省政府批复成立,并将于今年实现首批八个专业的招生。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使职教城成为中、高级技能人衔接互通的一体化培养基地。
四、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蓝领人才培养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深化教法改革,坚持分类施教、因材施教,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紧贴企业岗位实际生产过程,开发基于真实生产任务的教学项目。深化教材改革,校企共同研制开发符合生产实际和行业最新趋势的教材,反映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规范。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好的适应职业院校生源的实际使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智慧课堂、智慧车间、智慧图书馆,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校企共建形式在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专业(群)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使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显著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新设实训基地必须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支持企业主导联合职业院校建设员工培训和学生实训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五、完善技能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同市人才办、财政局研究起草《鞍山市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规定》;实施“鞍山市青年拔尖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制定《鞍山市青年拔尖技能人才评选办法》,适时组织评选活动,建立鞍山市青年拔尖技能人才数据库。重点推荐“鞍山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参评中华技能大奖、“辽宁工匠”及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群团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方式对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特殊奖励。
六、打造蓝领人才培训基地。推行职业技能终身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市职教城等29家培训机构,实现年培训3万人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精准对接,通过企业与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的深度合作,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由学校、企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新型学生评价模式,实现“学生—学徒—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鞍钢和市职教城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技能人才资源优势,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充分实现技能人才价值的良好环境,制定合理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建设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东北最大蓝领人才培训基地,是推动全市“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和深化城市活力建设的重要保障,更是助力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