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决定,我省共有24项专利获奖,其中金奖2项,银奖1项,优秀奖21项,省知识产权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取得历届最好成绩。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国家级奖项,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奖项。
我省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一种制备氢化C9石油树脂的方法”、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金属构筑成形方法”;
荣获中国专利银奖的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全省7市获奖,沈阳数量最多
从各市获奖情况看,沈阳10项、大连8项、鞍山1项、抚顺1项、本溪2项、锦州1项、辽阳1项。
金奖数量在全国各省排名第四
中国专利金奖共30项,其中北京7项,广东6项,江苏5项,辽宁、湖南、山东、上海各2项,辽宁省金奖获奖数量在全国各省排名第四,占全国获金奖比例6.7%。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获优秀组织奖。
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奖专利占比最高
我省获奖项目聚焦我省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全部获奖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17件,占比74%。其中,新材料产业占比26.09%,生物产业占比26.09%,新能源产业占比13.04%。获得金奖的两项专利均为新材料产业。
金奖团队,牛!
中国专利金奖《一种制备氢化C9石油树脂的方法》获奖团队是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梁长海教授团队,该团队是辽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兴辽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2019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日内瓦发明展金奖(两项),共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H因子46,并连续五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专家榜单。
中国专利金奖《金属构筑成形方法》获奖团队为中科院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带领的大型特殊钢构件研究团队。该团队学术带头人为李殿中、孙明月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围绕大型铸锻件成形过程的缺陷、组织和性能控制研究工作,开展大型钢锭宏观偏析和中心缺陷控制、金属构筑成形、铸锻件短流程高品质制造、铸锻件热加工全流程仿真与工艺设计等研究,为企业提供原型技术和现场技术支撑。
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获奖项目给予奖励,助推我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做好“三篇大文章”提供了有利支撑。对荣获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将其获奖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聘任职务的重要依据,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还将给予相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