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助力“双减”政策落实
信息来源:鞍山市教育局发布时间:2022-10-18浏览次数:

“双减”工作是党和国家在教育领域的重工作部署,鞍山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坚持“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助力“双减”落地落实。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制度体系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实施方案》《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鞍山市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鞍山市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了劳动教育工作规程,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印发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开展劳动教育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培训,开齐课程、全面落实。

-----完善课程结构,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

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基础性课程体系,确保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时得到落实。加强文化浸润、学科间融合、跨学科构建综合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编写《鞍山劳模》读本,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心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劳动情怀。突显学校特色,构建劳动教育专题性课程体系。研发家政、烹饪、手工、编织、园艺等不同学段的特色劳动专题教育课程130余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制定劳动清单,分学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职业院校重视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中学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小学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主动分担家务。小学低年级开展劳动意识启蒙教育,增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促进家校融合,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积极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示范者。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学校通过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设计家务清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做饭、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断拓展学生劳动教育空间,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布置了适当的家务劳动,有手工制作、生活整理和厨艺等课程,当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看着家人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欣赏自已的劳动成果时,“爱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参与社会服务,发展学生劳动综合实践能力

我市各中小学校普遍组织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以“跟着郭明义一起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郭明义爱心团队新陶小学分队”、“振峰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立沙河小学志愿者团队”“鞍钢高中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鞍山工程技术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等,深入到社区、公园、车站、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志愿者服务,学生志愿者用稚嫩的肩膀学着扛起社会的大责任,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全面推动我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中,我市有2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实践教育基地,4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实践教育基地,推荐30节省级劳动教育精品课,打造100节市级劳动教育精品课。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五育并举,实现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人永恒的主题。


发挥劳动育人功能 助力“双减”政策落实
信息来源:鞍山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2-10-18

“双减”工作是党和国家在教育领域的重工作部署,鞍山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坚持“五育并举”,把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助力“双减”落地落实。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制度体系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实施方案》《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鞍山市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鞍山市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规范了劳动教育工作规程,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印发后,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开展劳动教育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培训,开齐课程、全面落实。

-----完善课程结构,开设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

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基础性课程体系,确保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时得到落实。加强文化浸润、学科间融合、跨学科构建综合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编写《鞍山劳模》读本,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学生心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劳动教育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劳动情怀。突显学校特色,构建劳动教育专题性课程体系。研发家政、烹饪、手工、编织、园艺等不同学段的特色劳动专题教育课程130余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制定劳动清单,分学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普通高等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俭学。职业院校重视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普通高中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中学围绕增加劳动知识、技能,加强家政学习,开展社区服务,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小学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主动分担家务。小学低年级开展劳动意识启蒙教育,增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促进家校融合,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互动”平台、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积极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协助者、示范者。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学校通过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设计家务清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做饭、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不断拓展学生劳动教育空间,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布置了适当的家务劳动,有手工制作、生活整理和厨艺等课程,当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饭菜,看着家人品尝自己制作的美食,欣赏自已的劳动成果时,“爱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参与社会服务,发展学生劳动综合实践能力

我市各中小学校普遍组织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以“跟着郭明义一起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有“郭明义爱心团队新陶小学分队”、“振峰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立沙河小学志愿者团队”“鞍钢高中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鞍山工程技术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等,深入到社区、公园、车站、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开展志愿者服务,学生志愿者用稚嫩的肩膀学着扛起社会的大责任,用力所能及的劳动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在全面推动我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中,我市有2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实践教育基地,4家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实践教育基地,推荐30节省级劳动教育精品课,打造100节市级劳动教育精品课。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五育并举,实现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人永恒的主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