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信息来源:鞍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23-04-17浏览次数:

2023.4.16.jpg

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人社领域,全市人社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大干实干、拼抢争实,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人社力量。到2025年,将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18-45岁中青年群体新就业占比达到75%;累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万人。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左右,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向好。实施“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计划。全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300场,全年预计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岗位不少于10万个。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2023年,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跟踪回访率、就业服务率达到100%,有就业意愿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援企稳岗工程。落实稳岗返还、降低费率等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和增强发展后劲。实施“助企纾困•提振信心”专项行动,全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经办模式,全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20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00人以上。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强化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全年扶持创业带头人900人以上,带动就业5400人以上。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不少于15场次。实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工程。着力完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服务,提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与税务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认真做好企业参保登记服务,优化“网上办”“掌上办”的线上申报服务方式,梳理社保网办高频服务事项及办理流程并对外公布,方便参保办事群众通过网络办理相关业务;不断完善经办机构相关制度建设,梳理制定了否定备案制度等七项制度、完善“办不成事”窗口建设、开展窗口服务突出问题自查自改,切实提高服务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在民政事业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补助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救助差距。健全完善特殊群体服务保障制度,解决好低保、低收入群众、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5%和7%以上。。

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今年,计划完成6所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维修改造任务,推进实施1000户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增加养老床位200张,新建6所街道(乡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着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施“筑基工程”,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建设,规范撤销村民委员会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条件和程序。优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落实各项保障待遇。持续加强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完善村、乡、县、市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实现覆盖率达到100%。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持有率,不断壮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动殡葬和婚俗领域移风易俗。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实施殡葬改革举措,大力推广海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网络祭扫平台开展绿色祭祀活动。推动我市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倡导和推广简约、健康、文明的婚嫁礼仪。扎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渠道。培育发展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加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建设,引导城乡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协商自治、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活动。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将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2023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管网300公里,包括更新改造燃气管网178公里、供水管网22公里、供暖管网30公里、排水管网70公里,在更新改造管道过程中,同步对地上燃气立管、户内居民燃气设施、二次供水泵站、换热站等供热设施、排水设施等实施改造。

持续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小区25个,357栋,140.13万平,惠及居民2.29万户,计划投资44841.6万元。计划4月中旬开工,9月底基本完工。

建设海绵城市。2023年,我市将实施城市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公园绿地建设、河流综合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缔造行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项目建设、设施维护过程之中,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综合提升PPP项目,打造园林大道、中华路、山南街等城市更新示范路,同时以道路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快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推进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千山湾”滨河绿道等生态修复提升项目,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以口袋公园为抓手提升绿化水平。2023年全市拟建设口袋公园150个,打造花卉景观路10条,由市级统筹推动,各城区具体落实。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百姓的广泛参与。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实现市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其他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消除填埋带来的土壤污染以及对周边带来的环节污染。基本建成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消除乱排乱弃带来的环境污染,消除餐厨垃圾制作“地沟油”或“猪泔水”再进入食物链的危险。实现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再利用“两网融合”,加大综合执法部门可回收物占道经营整治力度,规范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提高可回收物利用率,达到25%以上。

在文化旅游体育方面,我市将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加强文旅体活动统筹策划,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这一工作思路,策划包装了梨花节、南果梨文化节等266项文旅体节庆活动,其中大型活动30项。现已举办了“2023年冬游鞍山欢乐多”系列活动、“鞍山市首届风筝节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风筝表演赛”等,发布了5条冬游鞍山主题旅游线路,组织了2023年北京旅游首发团来鞍游。4月下旬,辽宁省春季旅游启动仪式将在鞍举行。5月13日,将举办鞍山城市马拉松赛,局部设置彩粉跑马拉松。依托携程、同程、去哪儿等知名网络平台,聚焦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计划发放文旅消费券400万元,激活旅游市场活力。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市文旅广电局围绕将鞍山打造成北方重要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实施景区提质升级行动,培育3个A级景区,推动千山风景区创建智慧景区。提质升级4个重点文旅项目。深度开发温泉旅游康养、“红色文化+工业旅游”特色产品,推进汤岗子景区提质升级,丰富温泉康养业态;依托鞍钢红色钢铁之旅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工业旅游。2023年力争实现旅游投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35%。

推进项目谋划与招商。策划包装文旅体重点项目97个,其中2023年47个,总投资123.9亿元,2024年和2025年50个,总投资367亿元。

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强市。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创优工程,扶持和保护地方戏曲海城喇叭戏等。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智慧广电工程,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建设,新建城市书房10个,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场。推动20家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气息。积极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做好游泳比赛的承接工作。积极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承办东北地区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省青少年篮球比赛,推动“三大球”运动发展。对接省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开展万人千台乒乓球赛、全国自行车骑游活动等,做大做强鞍山“乒乓球城”品牌,推进体育名城建设。

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我市将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呼吸、烧伤、神经等15个专科建设和3-5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计划每年培训全科医生50名,至2025年末力争我市拥有全科医生数量达到3.93人/万人口。加强对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专科的扶持力度,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改建提升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938个。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年组织市级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开展评估复核。至2025年底,力争我市达到基本标准以上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比例提高到70%以上。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关注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着重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重点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力争到2025年末,两种慢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8%,我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市疾控中心机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和核心能力建设,以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疫情监测、筛查、报告制度。

狠抓卫生健康建设项目管理,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工程,完善鞍山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健康辽宁影像云”项目建设为依托,构建市级远程影像诊断云平台。持续推进“鞍山云医院”项目建设,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上门护理”等服务。实施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推动实施市妇儿医院产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市第三医院发热门诊改造项目。谋划以“市长大医院脑血管病急诊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市中医院门诊及手术室改扩建项目”为代表的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


鞍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
信息来源:鞍山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4-17

2023.4.16.jpg

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人社领域,全市人社系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大干实干、拼抢争实,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贡献人社力量。到2025年,将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18-45岁中青年群体新就业占比达到75%;累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万人。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2023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左右,确保全市就业局势稳定向好。实施“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计划。全年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300场,全年预计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岗位不少于10万个。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计划。2023年,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跟踪回访率、就业服务率达到100%,有就业意愿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援企稳岗工程。落实稳岗返还、降低费率等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提振发展信心和增强发展后劲。实施“助企纾困•提振信心”专项行动,全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经办模式,全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20万个。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300人以上。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强化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全年扶持创业带头人900人以上,带动就业5400人以上。开展各类创业活动不少于15场次。实施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工程。着力完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服务,提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与税务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认真做好企业参保登记服务,优化“网上办”“掌上办”的线上申报服务方式,梳理社保网办高频服务事项及办理流程并对外公布,方便参保办事群众通过网络办理相关业务;不断完善经办机构相关制度建设,梳理制定了否定备案制度等七项制度、完善“办不成事”窗口建设、开展窗口服务突出问题自查自改,切实提高服务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在民政事业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补助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救助差距。健全完善特殊群体服务保障制度,解决好低保、低收入群众、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设。健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分别提高5%和7%以上。。

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今年,计划完成6所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维修改造任务,推进实施1000户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增加养老床位200张,新建6所街道(乡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着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施“筑基工程”,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规范村(居)民委员会建设,规范撤销村民委员会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条件和程序。优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落实各项保障待遇。持续加强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能力。完善村、乡、县、市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实现覆盖率达到100%。提高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持有率,不断壮大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大力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动殡葬和婚俗领域移风易俗。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稳步实施殡葬改革举措,大力推广海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网络祭扫平台开展绿色祭祀活动。推动我市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强婚姻登记场所文化建设,倡导和推广简约、健康、文明的婚嫁礼仪。扎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畅通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渠道。培育发展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加强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建设,引导城乡社区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协商自治、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活动。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将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2023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管网300公里,包括更新改造燃气管网178公里、供水管网22公里、供暖管网30公里、排水管网70公里,在更新改造管道过程中,同步对地上燃气立管、户内居民燃气设施、二次供水泵站、换热站等供热设施、排水设施等实施改造。

持续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2023年,全市计划改造小区25个,357栋,140.13万平,惠及居民2.29万户,计划投资44841.6万元。计划4月中旬开工,9月底基本完工。

建设海绵城市。2023年,我市将实施城市排水雨污分流改造、公园绿地建设、河流综合整治等项目,进一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缔造行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项目建设、设施维护过程之中,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城市综合提升PPP项目,打造园林大道、中华路、山南街等城市更新示范路,同时以道路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加快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推进南沙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千山湾”滨河绿道等生态修复提升项目,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

以口袋公园为抓手提升绿化水平。2023年全市拟建设口袋公园150个,打造花卉景观路10条,由市级统筹推动,各城区具体落实。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百姓的广泛参与。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2023年,实现市区生活垃圾“零填埋”,其他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消除填埋带来的土壤污染以及对周边带来的环节污染。基本建成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消除乱排乱弃带来的环境污染,消除餐厨垃圾制作“地沟油”或“猪泔水”再进入食物链的危险。实现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再利用“两网融合”,加大综合执法部门可回收物占道经营整治力度,规范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提高可回收物利用率,达到25%以上。

在文化旅游体育方面,我市将大力提振文旅体消费。加强文旅体活动统筹策划,按照“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这一工作思路,策划包装了梨花节、南果梨文化节等266项文旅体节庆活动,其中大型活动30项。现已举办了“2023年冬游鞍山欢乐多”系列活动、“鞍山市首届风筝节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风筝表演赛”等,发布了5条冬游鞍山主题旅游线路,组织了2023年北京旅游首发团来鞍游。4月下旬,辽宁省春季旅游启动仪式将在鞍举行。5月13日,将举办鞍山城市马拉松赛,局部设置彩粉跑马拉松。依托携程、同程、去哪儿等知名网络平台,聚焦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计划发放文旅消费券400万元,激活旅游市场活力。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市文旅广电局围绕将鞍山打造成北方重要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实施景区提质升级行动,培育3个A级景区,推动千山风景区创建智慧景区。提质升级4个重点文旅项目。深度开发温泉旅游康养、“红色文化+工业旅游”特色产品,推进汤岗子景区提质升级,丰富温泉康养业态;依托鞍钢红色钢铁之旅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工业旅游。2023年力争实现旅游投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35%。

推进项目谋划与招商。策划包装文旅体重点项目97个,其中2023年47个,总投资123.9亿元,2024年和2025年50个,总投资367亿元。

加快建设文化体育强市。实施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提质创优工程,扶持和保护地方戏曲海城喇叭戏等。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智慧广电工程,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城市书房”建设,新建城市书房10个,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00场。推动20家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气息。积极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做好游泳比赛的承接工作。积极承办国内外高水平赛事,承办东北地区青少年乒乓球比赛、省青少年篮球比赛,推动“三大球”运动发展。对接省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动,开展万人千台乒乓球赛、全国自行车骑游活动等,做大做强鞍山“乒乓球城”品牌,推进体育名城建设。

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我市将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加强呼吸、烧伤、神经等15个专科建设和3-5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计划每年培训全科医生50名,至2025年末力争我市拥有全科医生数量达到3.93人/万人口。加强对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专科的扶持力度,实施卫生健康“强基行动”,改建提升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938个。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每年组织市级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情况开展评估复核。至2025年底,力争我市达到基本标准以上服务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比例提高到70%以上。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关注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着重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重点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力争到2025年末,两种慢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8%,我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完成市疾控中心机构改革,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和核心能力建设,以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疫情监测、筛查、报告制度。

狠抓卫生健康建设项目管理,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工程,完善鞍山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以“健康辽宁影像云”项目建设为依托,构建市级远程影像诊断云平台。持续推进“鞍山云医院”项目建设,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上门护理”等服务。实施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推动实施市妇儿医院产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市第三医院发热门诊改造项目。谋划以“市长大医院脑血管病急诊急救中心建设项目”“市中医院门诊及手术室改扩建项目”为代表的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