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
信息来源:鞍山市金融发展局发布时间:2023-04-19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前不久,美欧银行业连环“爆雷”,金融市场一片恐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报道称,银行陷入混乱,但更大的金融危机可能正在脆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酝酿。一旦非银行机构“掉链子”,很难不波及传统银行,甚至将破坏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拉响警报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组织和大银行纷纷拉警报,指向同一个风险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未来几个月金融风险或将加剧,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脆弱性”,全球金融稳定可能取决于它们的韧性。

  英国央行上月也呼吁关注同一问题。

  美国银行近期公布的一项投资者调查显示,最有可能引发信贷危机的是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不是倒闭的硅谷银行等传统银行。

  为何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此牵动神经?

  所谓非银行金融机构指的是,除银行之外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公司。

  其范围很广,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等。

  其规模也很大。根据由全球监管机构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数据,2021年,非银行机构在全球金融资产中占比达49%,高于2008年的42%。其账面资产约为239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近一半。

  FSB数据还显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强劲,其资产基数平均每年增长7%。

  该行业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被认为得益于多年来的低利率和监管松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数年间,利率跌至谷底,许多储户和投资者转向非银行机构寻求更高回报。

  与此同时,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施加更多限制,某些类型的借款人(例如风险较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向非银行机构寻求借贷和融资。

  因为不吸收客户存款,所以,在损失吸收能力和流动性方面,非银行机构不像传统银行那样受到严格要求。而且,大多数非银行机构也无需接受监管机构的定期压力测试。

  风险上升

  但是,如今在利率上升、经济疲软的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却在上升。

  其一是信贷损失风险。其二是挤兑及流动性错配风险。其三是融资风险。其四是获救风险。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不断积聚,其外溢影响更令人担心。CNN称,由于该行业规模巨大,其自身问题就可能破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也可能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蔓延到传统银行。因为非银行机构既向银行放贷,又从银行借贷,并且许多非银行机构与传统银行投资相同的资产。如果一家大型非银行机构或该行业大部分机构出状况,很难不殃及传统银行,进而搅动金融系统。

  类似教训并不远。比如去年9月英国的金融动荡。当时,英国养老基金“爆仓”险些引发英国债券市场崩盘,最后还是英国央行出手干预才力挽狂澜。用英国央行的话说,那场危机几乎颠覆了英国的金融体系。

  再如两年前,美国对冲基金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倒闭,导致整个银行业损失约100亿美元。作为该对冲基金的主要客户之一,瑞士信贷为此损失数十亿美元。重击之下,这家早就丑闻缠身、屡屡违规的老牌瑞士银行最终穷途末路,被竞争对手瑞银集团紧急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从非银行机构向银行及金融系统传导风险,未必源于双方直接、间接的联系,信心缺失就会成为风险的触媒。

  CNN分析指出,信心对银行业至关重要,哪怕只是认为银行业可能与一家陷入困境的非银行机构有染,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更广泛的金融危机。

 

警惕非银行金融机构脆弱性
信息来源:鞍山市金融发展局 发布时间:2023-04-19

前不久,美欧银行业连环“爆雷”,金融市场一片恐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日前报道称,银行陷入混乱,但更大的金融危机可能正在脆弱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酝酿。一旦非银行机构“掉链子”,很难不波及传统银行,甚至将破坏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拉响警报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组织和大银行纷纷拉警报,指向同一个风险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未来几个月金融风险或将加剧,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脆弱性”,全球金融稳定可能取决于它们的韧性。

  英国央行上月也呼吁关注同一问题。

  美国银行近期公布的一项投资者调查显示,最有可能引发信贷危机的是美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而不是倒闭的硅谷银行等传统银行。

  为何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此牵动神经?

  所谓非银行金融机构指的是,除银行之外的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公司。

  其范围很广,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等。

  其规模也很大。根据由全球监管机构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数据,2021年,非银行机构在全球金融资产中占比达49%,高于2008年的42%。其账面资产约为239万亿美元,占全球金融资产总额近一半。

  FSB数据还显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强劲,其资产基数平均每年增长7%。

  该行业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张,被认为得益于多年来的低利率和监管松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数年间,利率跌至谷底,许多储户和投资者转向非银行机构寻求更高回报。

  与此同时,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施加更多限制,某些类型的借款人(例如风险较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向非银行机构寻求借贷和融资。

  因为不吸收客户存款,所以,在损失吸收能力和流动性方面,非银行机构不像传统银行那样受到严格要求。而且,大多数非银行机构也无需接受监管机构的定期压力测试。

  风险上升

  但是,如今在利率上升、经济疲软的背景下,非银行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却在上升。

  其一是信贷损失风险。其二是挤兑及流动性错配风险。其三是融资风险。其四是获救风险。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不断积聚,其外溢影响更令人担心。CNN称,由于该行业规模巨大,其自身问题就可能破坏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也可能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蔓延到传统银行。因为非银行机构既向银行放贷,又从银行借贷,并且许多非银行机构与传统银行投资相同的资产。如果一家大型非银行机构或该行业大部分机构出状况,很难不殃及传统银行,进而搅动金融系统。

  类似教训并不远。比如去年9月英国的金融动荡。当时,英国养老基金“爆仓”险些引发英国债券市场崩盘,最后还是英国央行出手干预才力挽狂澜。用英国央行的话说,那场危机几乎颠覆了英国的金融体系。

  再如两年前,美国对冲基金阿奇戈斯资本管理公司倒闭,导致整个银行业损失约100亿美元。作为该对冲基金的主要客户之一,瑞士信贷为此损失数十亿美元。重击之下,这家早就丑闻缠身、屡屡违规的老牌瑞士银行最终穷途末路,被竞争对手瑞银集团紧急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从非银行机构向银行及金融系统传导风险,未必源于双方直接、间接的联系,信心缺失就会成为风险的触媒。

  CNN分析指出,信心对银行业至关重要,哪怕只是认为银行业可能与一家陷入困境的非银行机构有染,就有可能引发一场更广泛的金融危机。

 

TOP